一、居家
1.家庭儲備體溫計、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疫用品。
2.主動做好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建議早晚測量體溫。
3.開窗通風,增加室內空氣流通,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
4.家庭環境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
5.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勤曬衣被;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6.加強營養,科學飲食,適量運動,保障睡眠,提高身體免疫力。
7.從室外返回、咳嗽手捂後、飯前便後應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8.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後食用。
9.不串門、不聚眾、不聚餐、不相互請吃。
10.生病時儘量減少外出,不去人員密集場所,外出時佩戴口罩。
11.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
12.中、高風險地區,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居家隔離人員共同生活時,應做好清潔消毒,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
二、辦公場所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加裝體溫監測設備,對進入寫字樓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做好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6.保持公共區域和辦公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做好手衛生,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8.工作人員隨身備用口罩,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佩戴。
9.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利用各種顯示幕宣傳新冠肺炎及其他傳染病防控知識。
10.減少開會頻次和縮短會議時間,會議期間溫度適宜時應當開窗或開門。建議採用網路視訊會議等方式。
11.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2.中、高風險地區,嚴格控制進入辦公場所人員數量,盡可能安排工作人員隔位、分散就坐。有條件的採取居家辦公、網路辦公、分散辦公等方式。工作人員佩戴口罩。
三、賓館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大堂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做好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客房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
6.保持大堂、電梯口、前臺和客房走廊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公用衛生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或肥皂),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8.前臺應設置“一米線”,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離。
9.工作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有條件時可在大堂、電梯口、前臺等處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0.顧客應佩戴口罩。
11.減少聚餐、培訓、會議、娛樂活動等聚集性活動。
12.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3.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四、商場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商場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對經常接觸的公共用品和設施(如存儲櫃、電梯間按鈕、扶梯扶手、衛生間門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潔消毒。
6.保持電梯、諮詢台和售貨區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公用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或肥皂),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8.應設置“一米線”,提醒顧客排隊付款結帳時保持安全距離。
9.通過管控分流,減少商場內顧客人數。
10.推薦顧客自助購物、非接觸掃碼付費,儘量減少排隊時間。
11.工作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2.顧客佩戴口罩,乘電梯時注意人員之間保持距離。
13.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5.中、高風險地區,建議商場應縮短營業時間,並控制顧客數量。
五、銀行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銀行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對取號機、櫃檯櫃面、密碼器、簽字筆、點鈔機、ATM機、公共座椅等公用物品設施做好清潔消毒。
6.保持銀行大廳、電梯口和諮詢台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在大廳內設置“一米線”,排隊取號或ATM機取款時保持安全距離。
8.控制大廳內辦理業務的客戶數量;推薦顧客優先考慮網路銀行或在ATM機上辦理日常業務;在服務台或櫃檯配備免洗手消毒劑,提醒顧客加強手衛生。
9.工作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工作時佩戴口罩,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0.顧客應佩戴口罩。
11.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2.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3.中、高風險地區,建議銀行應縮短營業時間,適時調控進入營業廳顧客的數量。
六、餐廳(館)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餐廳(館)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做好收銀台、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6.保持大廳、電梯口和收銀台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洗手間應通風良好,洗手設備正常運行,配備洗手液(或肥皂);有條件時建議在收銀台配備免洗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8.禁止接待大規模聚餐活動;採取預約就餐,控制用餐人數;減少桌椅擺放或隔桌隔位安排就餐;積極推廣分餐制,餐廳(館)提供公筷公勺。
9.加強餐(飲)具的清潔消毒,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一客一用一消毒”。
10.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工作服保持整潔,做好手衛生,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1.上班期間減少紮堆聊天,下班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
12.營業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顧客點餐時應佩戴口罩並減少就餐時間。
13.在用餐場所張貼公告和疫情防控知識海報,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5.中、高風險地區,建議餐廳(館)縮減營業時間,採用外賣打包方式,不提供堂食。
七、理髮店
1.營業前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理髮店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理髮店用於燙染服務的排風機建議在營業過程中長時間開啟。
5.做好收銀台、座椅、物品存儲櫃和操作臺等公用設備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6.保持門廳、收銀台和顧客等候區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備正常使用。
8.理髮工具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公共用品(毛巾、圍布等)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9.減少理髮店內人員密度,推廣預約服務;保持座椅間距不小於1.5米;提醒顧客保持安全距離,採用非接觸掃碼付款。
10.工作人員應保持工作服整齊乾淨;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時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保持手部清潔,或者佩戴手套,並做到一客一換。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1.顧客應佩戴口罩。
12.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廣播等方式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13.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4.中、高風險地區,建議縮短營業時間,提倡免洗快剪方式。
八、農集貿市場
1.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農集貿市場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通風換氣。頂棚式或露天市場交易區應寬敞通風;室內市場應保持長期開窗空氣流通,或使用排風扇輔助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市場內實行分區經營,做好重點經營區(如宰殺加工區)的隔離防護,嚴禁販賣野生動物。
6.保持市場內清潔衛生,市場產生的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採用密閉化運輸。
7.公共廁所應做好清潔消毒,配備洗手設施和洗手液(或肥皂)。
8.每天結束經營活動後,應做好地面、檯面、櫃檯(攤位)、貨架、垃圾桶等公共設施的清潔消毒。
9.推薦顧客採用非接觸掃碼付費,購買商品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間距。
10.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有流水條件下按照“六步法”洗手。
11.顧客應佩戴口罩。
12.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如有空調通風系統,則同時對其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3.中、高風險地區,建議農集貿市場縮短營業時間,同時採取限制顧客數量。
九、公園
1.做好口罩、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公園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
4.加強辦公區域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做好公園內公共設施、座椅座凳、健身器材、果皮箱、垃圾桶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工作。
6.保持公園內清潔衛生,公園產生的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運過程中應採用密閉化運輸。
7.公共廁所應做好清潔消毒,配備洗手設施和洗手液(或肥皂)。
8.科學合理制定開、閉園時間,調控入園遊客數量。
9.減少現金售票,實行線上購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購票和支付方式。
10.暫停容易引起人流聚集的活動和項目。
11.根據遊客接待量和工作要求,合理安排一線崗位的上崗班次和上崗人員。
12.工作人員做好手衛生,佩戴口罩,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3.遊客隨身備用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或購買物品時戴口罩。
14.入口醒目位置應設立告示牌或大螢幕,提醒入園遊客、工作人員遵守相關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項,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公園廣播迴圈播放疫情防控注意事項。
15.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16.中、高風險地區,建議公園縮短營業時間。
十、醫療機構
1.制定工作總體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工作責任主體,成立工作組織,完善工作流程,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等。
2.儲備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規範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各部門密切協作,確保消毒、隔離和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3.完善網路掛號、就診預約功能,並積極推廣。
4.設立體溫檢測點,對進入醫療機構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
5.進入醫療機構的就醫人員應佩戴口罩。
6.診療環境應通風良好。
7.醫療機構所有區域保持衛生乾淨整潔,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垃圾及時清運,並按常規進行物體表面及地面的清潔消毒。
8.加強對重點部門(發熱門診、急診、隔離病房等)環境的清潔消毒。
9.設立分診點,分診點具備消毒隔離條件和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做好預檢分診。
10.病區通風良好,空氣流向由清潔區流向污染區,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建立空氣負壓病房或者採用迴圈風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
11.做好就診患者的管理,儘量減少患者擁擠和人群聚集,排隊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以減少醫院感染風險。
12.醫療機構的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由醫療機構安排專人進行,選擇合法有效的消毒產品,採取正確的消毒方法,並做好個人防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技術指導。
十一、醫學隔離觀察點
1.建立應急預案,規範防護與消毒流程,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做好個人防護及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
2.做好場所的清潔和預防性消毒,保持環境整潔衛生,每天定期消毒,加強對公共區域內高頻接觸物體表面(如電梯間按鈕、扶手、門把手等)的清潔消毒。
3.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首選自然通風,也可採用機械排風。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4.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紡織物應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5.建議實行送餐制,儘量使用一次性餐(飲)具,重複使用的餐(飲)具應“一人一用一消毒”。
6.加強垃圾的分類管理,及時收集並清運。加強垃圾桶等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可定期對其進行消毒處理。
7.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手套;與被隔離人員近距離接觸時應佩戴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8.工作人員應加強手衛生措施,並做好健康監測。
9.當隔離人員診斷為疑似或確診病例,並轉移至定點醫療機構後,須進行終末消毒;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十二、鐵路客運
1.火車站等要做好個人防護及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制定應急預案,設置應急處置區域,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培訓。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火車站入口處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高於37.3℃的乘客應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4.加強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加強對衛生間、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用設施和高頻接觸部位清潔消毒。有條件時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保持候車室和列車車廂等區域環境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7.對車輛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8.列車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並在適當位置設立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的乘客。
9.推薦乘客網上購票,現場購票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10.工作人員和乘客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11.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12.在車站電子屏、列車車廂滾動電子屏和廣播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13.始發或終點或者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車次應通過售票控制乘客數量,盡可能安排乘客分散就坐。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由鐵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終末消毒。
十三、道路客運
1.客運站等要制定應急預案,規範防護與消毒流程,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做好個人防護及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汽車客運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具備條件的汽車客運站設置應急區域,高於37.3℃的乘客應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4.客運站和客運車輛要加強通風換氣。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窗通風。適當提高進入服務區停車休息的頻次,對客車進行通風換氣。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5.增加車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清潔消毒頻次,衛生間配備洗手液(或肥皂),有條件時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客運站和客運車輛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運垃圾,對車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做好清潔,定期消毒。
7.每次運營前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8.客運站、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客運包車宜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疫物資。
9.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將車廂後兩排設置為應急區域,使用簡易窗簾(蓋布)遮擋,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乘客。
10.工作人員和乘客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11.乘客優先採用網上購票,現場購票排隊或乘車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12.在客運站和客運車輛上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13.合理組織運力,通過售票、包車團組人數限制,控制乘客數量。始發或終點或者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車次盡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十四、水路客運
1.水路客運站等要制定應急預案,規範防護與消毒流程,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做好口罩、手套和消毒用品等物資儲備。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客運碼頭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具備條件的客運碼頭設置應急區域,高於37.3℃的乘客應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其他相關規範要求進行處理。
4.保持排風系統正常運行,船舶行駛過程中,應使用最大通風量;氣溫適合的,建議船艙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5.客運碼頭增加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清潔消毒頻次,衛生間配備洗手液(或肥皂),有條件時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客運碼頭和船舶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運垃圾,對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做好清潔,定期消毒。
7.船舶宜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在適當位置設立應急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乘客。
8.有條件的船舶內部諮詢台或服務台配備速幹手消毒劑,優化服務流程,簡化餐食供應。
9.船舶每次出行載客前應對船艙、駕駛台等物體表面進行清潔消毒;定期對座椅等公用設施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10.乘客和工作人員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11.乘客優先採用網上購票,現場購票排隊或登船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12.在客運碼頭和船舶上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13.合理組織運力,通過售票控制乘客數量。始發或終點或者途經中、高風險地區的車次,盡可能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
14.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十五、民航
1.根據航班(含國際、國內)始發地疫情形勢、航空器是否安裝高效過濾裝置及航班客座率、飛行時間和航班任務性質等指標綜合判斷,將運輸航空航班防疫分為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三級;根據機場運行的航班情況,將機場疫情防控等級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依據不同風險分級實施差異化防控,並根據疫情發展動態即時調整風險分級。
2.加強航空器通風。航空器飛行過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最大通風量;地面運行期間,可不使用橋載系統,使用飛機輔助動力系統進行通風。
3.加強航空器清潔消毒。選擇適航的消毒產品,做好航空器清潔消毒。日常清潔區域、預防性消毒頻次等依據航班風險等級、航空器運行情況等確定。當航空器搭載可疑旅客後,應做好隨時消毒、終末消毒等。
4.優化機上服務。按照不同航班風險等級,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開展機上體溫檢測,優化/簡化機上服務,安排旅客正常/分散/隔座就座,設置機上隔離區,明確可疑旅客應急處置流程。
5.加強機場通風。結合航站樓結構、佈局和當地氣候條件,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空氣流通。氣溫適合的,開門開窗;採用全空氣空調系統的,視情全新風運行,保持空氣清潔。
6.加強機場公共區域清潔消毒。低風險機場根據需要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高風險機場每日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旅客聚集重點區域適當增加消毒頻次。機場如發現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或可疑旅客,需由專業人員進行終末消毒。機場加強垃圾的分類管理和口罩使用後的回收工作,及時收集並清運。
7.做好候機旅客健康管理。在候機室配備經過校準的非接觸式體溫檢測設備,為旅客提供必要的手部清潔消毒產品。對所有進出港旅客進行體溫檢測。設置候機室隔離區,配合當地衛生部門做好發熱旅客的交接工作。
8.機場為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地區的航班設置專門停靠區域,盡可能遠機位元停靠。對於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地區的旅客,通過設置隔離候機區域、簡化登機手續、採用無接觸式乘機、設置專門通道、全程專人陪同等措施,嚴防機場內的交叉傳染。
9.加強對民航一線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每日開展體溫檢測,身體不適時及時就醫。指導機組人員、機場安檢人員、機場醫護人員、維修人員、清潔人員,根據航班和機場風險分級,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加強個人防護。
10.民航重點場所、重點環節、重點人員具體防控措施,可按照最新版《運輸航空公司、運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實施。
十六、城市公共汽、電車
1.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為車輛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護物資。
2.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3.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強通風換氣。若使用空調系統,應注意定期清洗消毒。
4.車輛每次出行載客前應對車廂進行清潔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5.車輛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運垃圾,對座位、扶手等做好清潔,定期消毒。
6.乘客和工作人員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7.乘客優先採用掃描購票或付費,登車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避免人群聚集。
8.在車廂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9.根據客流情況,合理組織運力,降低車廂擁擠度。
10.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十七、城市軌道交通
1.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提前儲備防護物資,做好城市軌道交通恢復營運前的準備。
2.城市軌道交通站宜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疫物資。
3.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4.在城市軌道交通站增加體溫測量設備,對進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高於37.3℃的乘客應在應急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儘快就醫做進一步排查。
5.增加城市軌道交通站公用設施和公共區域的消毒頻次,衛生間和洗手池配備消毒液。站廳衛生間等公用設施配備速幹手消毒劑,有條件時可安裝感應式手消毒設施。
6.加強設備巡檢,保證月臺和列車車廂通風系統正常運行。
7.車輛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及時清運垃圾,對座位、扶手等做好清潔,定期消毒。
8.乘客和工作人員均應加強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9.乘客優先採用掃描購票或付費。
10.在城市軌道交通站廳和列車車廂通過廣播、視頻、海報等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11.根據客流情況,合理組織運力,降低車廂擁擠度。
12.當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時,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進行終末消毒。
十八、計程車
1.車輛運營前配備口罩、手套和消毒劑等防護物資。
2.每日運營前對車輛內部進行清潔消毒。運營過程中保持車輛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3.在自然氣溫、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勤開窗通風。
4.載客期間乘客和司機佩戴口罩。
5.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時進行手衛生,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6.增加方向盤、車門把手等部位的清洗消毒頻次,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定期洗滌和消毒處理。
7.司乘人員進入公共場所返回車輛後,及時用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8.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者搭乘時,同車所有人員須佩戴口罩。搭乘後,車輛開窗通風,並對可疑症狀者接觸過的物品表面(如:車門把手、方向盤和座椅等)進行徹底消毒。
9.有疑似病人搭乘時,同車所有人員佩戴口罩。搭乘後,應及時做好私家車物體表面(座椅、方向盤,車窗、車把手等)和空調系統的消毒。
10.出現嘔吐物時,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或消毒幹巾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清除嘔吐物後,再對嘔吐物污染過的地面、車壁等進行消毒處理。
11.通過車載廣播、汽車座椅背面張貼宣傳海報或提示性標語等方式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十九、私家車
1.車輛出行前宜配備口罩、手套和手消毒劑等防護物資。
2.車輛保持衛生整潔,運行期間做好通風換氣。
3.加強個人防護,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4.司乘人員進入公共場所返回車輛後,及時用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5.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者搭乘時,同車所有人員須佩戴口罩。搭乘後,車輛開窗通風,並對可疑症狀者接觸過的物品表面(如:車門把手、方向盤和座椅等)進行徹底消毒。
6.有疑似病人搭乘時,同車所有人員佩戴口罩。搭乘後,應及時做好私家車物體表面(座椅、方向盤,車窗、車把手等)和空調系統的消毒。
7.出現嘔吐物時,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或消毒幹巾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清除嘔吐物後,再對嘔吐物污染過的地面、車壁等進行消毒處理。
二十、回國人員轉運車輛
1.轉運工具應保持整潔衛生,對車輛內部物體表面(如車身內壁、司機方向盤、車內扶手、座椅等)應進行預防性消毒。
2.乘客佩戴口罩,排隊時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儘量避免人群聚集。
3.轉運過程中,若出現人員嘔吐,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或消毒幹巾對嘔吐物進行覆蓋,清除嘔吐物後,再對嘔吐物污染過的地面、車壁等進行消毒處理。
4.轉運工作服務人員需加強個人防護,轉運過程中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級別及以上的防護口罩、工作服、手套等。
5.若入境人員為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留觀人員、疑似及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工作人員應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6.轉運人員如果為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留觀人員、疑似及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在完成轉運工作後,對轉運車輛進行終末消毒。
7.在完成每次轉運工作後,應對轉運車輛實施消毒。
8.轉運車輛結束運營後,應加強通風換氣。